汪静,博士,教授,辽宁省教学名师。曾获大连市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
曾任大连海洋大学理学院副院长、辽宁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纳米技术学会副理事长。现任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东北地区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辽宁省海洋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5年—2007年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2015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访问学者1年。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等项目,对海洋仿生防污进行了大量基础研究,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EI收录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
长期致力于《力学》、《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等课程教学与建设,注重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统一,不断提升课程教学实效、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作为课程负责人的《力学》课程获国家一流课程,主讲的《大学物理》课程为国家一流课程,主讲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为辽宁省一流课程。
主持了省级以上教改项目 8 项,第一作者撰写的“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物理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等9篇教研论文在《中国大学教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将多年科研、教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并由科学出版社编著出版了《创新性物理实验设计与应用》《纳米效应与生物功能材料》等教材,“依托物理教学科研实验平台,协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等3 项研究成果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05-2008,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博士后
2001-2005 ,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研究生
1989-1992 ,辽宁大学理论物理,硕士研究生
1983-1987 ,锦州师范学院(现渤海大学)物理学 本科生
2015-2016,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访问学者
1996-今,大连海洋大学教师
1989-1996,锦州师范学院教师
1987-1989,鞍山师范学院教师
论文:
指导15名研究生顺利毕业,就业率100%
序号 |
下达编号 |
名 称 |
排名 |
项目来源 |
起讫时间 |
1 |
50773010 |
表面微纳拓扑结构的调制与海洋防污性能的仿生研究 |
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 |
2008.1-2010.12 |
2 |
50810305005 |
表面微纳拓扑结构的调制与海洋防污性能的仿生研究 |
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对外交流与合作 |
2008.5-2008.11 |
3 |
2008228002 |
智能微纳拓扑结构表面材料的海洋仿生防污技术研究 |
1 |
辽宁省科技厅 |
2008.12-2011.12 |
4 |
20170540109 |
微纳分形表面仿生构建与血液相容性研究 |
1 |
辽宁省科技厅 科技计划 |
2017-04--2019-04 |
5 |
172 |
纳米颗粒对小球藻活性的影响研究 |
1 |
省教育厅计划 |
2009.1-2011.12 |
6 |
20060400905 |
具有海洋防污功能的微纳结构表面的仿生研究 |
1 |
中博士后科学基金 |
2006.12-2007.12 |
7 |
0601012B |
仿生微纳结构表面的海洋防污基础研究 |
1 |
博士后科学基金 |
2006.12-2007.12 |
8 |
21306016 |
类离子液体-深共融溶剂对燃油中有机硫化物萃取脱除过程研究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14.01-2016.12 |
9 |
|
农科院校物理基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
1 |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会 |
2008-2010 |
10 |
A-245 |
标准化特色物理实验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1 |
辽宁省教育厅 |
2010-2012 |
11 |
|
依托校内外物理实验实践基地,协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
1 |
辽宁省教育厅 |
2012-2013 |
12 |
JZW-17-LX-05 |
基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力学例题与案例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
1 |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2017.07-2019.07 |
授权发明专利:
仿生微纳结构表面的模板制备方法 |
授权发明专利 ZL200710158301.7 |
长效抗菌的有机硅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授权发明专利 ZL201110195614.6 |
在弹性体PDMS表面构筑形貌可控的条纹状微结构的方法 |
授权发明专利 ZL201610866748.9 |
测试海洋防污涂层性能的海水循环系统 |
授权发明专利 ZL201010223395.3 |
授权发明专利 ZL201010010082.X |
|
授权发明专利 ZL201611069056.8 |
|
授权发明专利 ZL201210474562.0 |
|
授权发明专利 ZL200910248504.4 |
|
授权发明专利 ZL200910220336.8 |